傅高义:终身雇员与“日本第一”

导语
正如傅高义对《日本第一》的回应那样,终身雇佣制度并非全方位的优越,但在盛行的末位淘汰、内卷竞争的组织环境中,这一制度仍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傅高义1979年出版了其对美国、日本及东亚社会的研究专著《日本第一》。1979年出版时,日本完成了它的战后复兴,经济崛起,迈向繁荣。而美国刚刚结束越战,经济也进入长期萧条的状态,所以有一个此消彼涨的比较。[1]

《日本第一》写作的目的既不是说明日本超越美国,也不是说明日本很好,而是日本对美国的启示,将日本作为美国问题的一个答案,其中终身雇佣制度是塑造日本社会稳定秩序的重要因素。

随着在日本经历了从经济腾飞到“失去的二十年”,经济泡沫破灭并不意味着傅高义观点的破灭。2000年傅高义在《日本还是第一吗》重新回应了自己在《日本第一》中传达的信息。

他在《日本还是第一吗》自序中写道,“我从不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我所写的是日本人在很多领域都做得相当不错,他们的很多成就也确实是世界第一。例如,他们的基础教育水平是世界最好的,他们是全世界范围内收集资料的能手,他们的犯罪率是全世界最低的,他们的官僚机构广纳贤才。同时,以国际标准来衡量,他们的企业拥有高水平的忠诚度。我相信二十年前我所描述的是正确的,而且时至今日那些描述中的大部分仍旧正确。”[2]

终身雇佣与裁员重组

终身雇佣制度是日本企业曾经拥有高水平忠诚度的重要原因。傅高义在这一方面重点比较了日本终身雇员制度与美国企业裁员重组制。

在傅高义看来,美国企业本质上是为金融界经营,而不是管理层和雇员的整体利益。最明显的一个证据是在经济衰退时,美国企业依赖于金融指标(尤其是依赖会计分析衡量盈利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因素,直接的结果是当企业裁员时,股市反应良好;但就整体层面而言的影响并不好。

对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言,更容易造成员工之间关系的脆弱和紧张,工作上的信赖也更少。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不得不与其他每个部门竞争。还有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个体、家庭和社会在裁员过程中面临着底层社会的多数人脱离主流社会的无助感、家庭失去收入来源的创伤调节问题。

终身雇佣制度的社会意义

正如傅高义对《日本第一》的回应那样,终身雇佣制度并非全方位的优越,但在盛行的末位淘汰、内卷竞争的组织环境中,这一制度仍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日裔学者福山也指出,个人和国家之间社会各阶层的粘合程度,以及资方和工人之间的信任度,决定了由众多企业组成的国家经济的润滑度。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度形成一种双向道德责任,加入这种关系全凭自愿,退出则不能自作主张,终身雇佣制度下的忠诚也类似于武士道精神,公司如家庭,道德约束力强于家庭。[3]

终身雇佣制度通过强化企业之于员工的“家”的感觉,企业对待员工如同家人,员工成为企业大家庭的一名成员,会进一步塑造成员的“归属感”和“效忠精神”。相较于很多美国公司的“数据处理器”,日本人已经学会如何高效运营大型乃至超大型企业。而对于中国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思想来说,要培养出能使大型企业高效运营的组织忠诚度和纪律并不容易。

参考资料

[1]

罗昕:纪念|傅高义《日本还是第一吗》:日本对中国依然有借鉴意义: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583559

[2]

[美] 傅高义:《日本还是第一吗》: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887376/

[3]

[美] 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12444/

《人才资源》,由中国人力资源网携手大家社区共同打造,致力于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传递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最新的思想、观点、方法、技巧和资讯,内容囊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话题和深度报道。我们还定期邀请人力资源总监、CEO、总经理、人力资源专家等举办线上/线下的沙龙活动,提供一个平等对话、互相学习与分享的平台。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人才资源」或「hr_com_cn」,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