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思维:深度思考法

导语
借助于“源思维”模型,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提升一种深入探究事物本质的思维模式、掌握“拆解思考过程”的艺术。

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鸿沟往往由多种复杂的因素交织影响形成,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二级教授何艳玲通过《源思维》一书为我们揭示了弥补思维鸿沟的可行之道,借助于“源思维”模型,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提升一种深入探究事物本质的思维模式、掌握“拆解思考过程”的艺术。

“源”是本源,探究事物之基本属性;“源”是根源,发现因果之主要症结;“源”是源泉,激发人生动能之所在。基于源思维的思考是一种为美好生命而准备的教育,为我们解决定义生命(“我是谁”和“我将成为谁”)、尊重生命(我和他人是什么关系、如何面对差异和分歧)和把握生命(何追逐理想和如何跨越困境)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路径方案。[1]

每个人都会“想”,但是否每个人都会“思考”呢?每个人的思考是否能够促成有效行动?深度思考能力是提升行动效率的关键,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源思维”这一深度思考模型通过三个关键步骤——还原事实、辨析因果、锚定切口,构建了一个从思考到行动的完整循环。[2]

思维层次的三个概念

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深度思考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次递进的关系过程。其中,现象、事实和本质是把握思维层次的三个概念。按照《源思维》一书,可以从观其然、是其然、所以然三个层次理解:

现象可以被看到、听到,是人人都可以触及的层级。通过现象看到特定行为表现,即所谓:观其然。

事实是对现象进行客观描述和解释的结果,是事物真实存在的状态或属性。通过事实看到现象传递的信息,即所谓:是其然。

本质是事实的根本属性,通过本质看到事实的根本属性,即所谓:所以然。

源思维模型的三个步骤

按照《源思维》一书,源思维模式深度拆解了“结构化思考”的过程,是从还原事实、辨析因果到锚定切口的深度思考模型,通过这一层层的深度思考,找到问题的本质与本源。

第一,还原事实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前提。现象是事物的表象,而事实则隐藏在表象背后,透过现象还原事实,通过“识别关键概念、定义关键概念、重新表述事实”三步,归类和精准定义纷繁复杂的现象,方便后续的讨论。

第二,辨析因果的核心是建构“三段论”,找到变量特别是关键变量,通过大前提和小前提的论证,从而找出当下的最优解。

大前提,它代表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或原则。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宏观的思维平台,界定了我们推理的总体方向和范围。小前提,则是在大前提的基础上,普遍规律下的一个具体实例或情况。它如同一个微观的探照灯,将我们的视线聚焦到了某一个特定的个体或事件上。结论,则是基于大前提和小前提的逻辑关系,自然推导出的结果。它如同一条思维的延伸线,将我们从普遍的规律引导到了具体的结论上。[3]

第三,锚定切口。思考之后必须行动,切口就是行动的起点或突破口。[4]思考为行动提供智慧和方向,而行动则为思考提供实践和验证,深度思考就是为实际行动提供的切口。通过明确方向、制定计划、即时激励三步,锚定切口也完成了从深度思考到有效行动的闭环。

参考资料

[1]

何艳玲:基于源思维,重新理解教育: https://mp.weixin.qq.com/s/sXIl5GZlpKv9TfkpeOcN8A

[2]

何艳玲:《源思维:深度思考法》: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001040/

[3]

思考的深度,决定认知的高度: https://mp.weixin.qq.com/s/tqSxAfowK6Wi9XxSpQ-2Vg

[4]

笔记侠:深度思考,是一种能力: https://mp.weixin.qq.com/s/0zOdOKo8UJWdtYhg1y2mCg

《人才资源》,由中国人力资源网携手大家社区共同打造,致力于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传递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最新的思想、观点、方法、技巧和资讯,内容囊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话题和深度报道。我们还定期邀请人力资源总监、CEO、总经理、人力资源专家等举办线上/线下的沙龙活动,提供一个平等对话、互相学习与分享的平台。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人才资源」或「hr_com_cn」,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关注!